贊助網站
  最新網誌  

1999年11月30日

  幼兒教育的核心:健全人格培養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我們不僅要給祖國的花朵們准備一個幸福美好的節日,更要對他們如何幸福健康地成長進行嚴肅思考。


  常常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質疑願景集團,他們未經真正的核實,就斷章取義.但是願景集團卻一直在堅持做該做的事情,也不曾退縮,用實際行動打破探索四十 洗腦


  健全人格,始於幼兒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78年,當75位諾貝爾獎得主聚首巴黎時,一位記者問其中的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這位年逾八旬的諾貝爾獎得主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記者大惑不解:“在幼兒園學到什么?”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家深情地回憶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我想,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主要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不僅告訴人們,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時也告訴人們幼兒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期。事實上,心理學研究也通過實驗證明:幼兒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期。


  第一項研究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1966—1970年,米切爾教授以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550名4歲幼兒被試進行了有關延遲滿足的實驗。試驗是這樣進行的:一個4歲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桌上放著他自己選擇的最喜歡吃的零食:棉花糖。一個研究員對他說:“看到這塊零食了嗎?我現在要離開這個房間,如果你在我離開房間的時候吃,只能吃一塊;但是,如果你等我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塊。記得哦,如果你在我離開的時候吃了一塊,就沒有第二塊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孩子點點頭,研究員就離開了。15分鍾後,研究員回來了。結果發現:大約只有30%的孩子等了15分鍾,吃到了第二塊棉花糖,這些孩子被稱作為“能等待的孩子”,其他沒能等待15分鍾的孩子被稱為“不能等待的孩子”。之後的追蹤研究發現:高中時,與“擅長等待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行為問題更多;不擅長應對壓力環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考試成績更差。進一步的追蹤研究還表現:當被試者30多歲時,與“能等待的孩子”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身體肥胖;更容易沾染毒品。


  第二項研究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陳會昌教授的研究。他對100多名2歲幼兒進行10多年的追蹤研究,最終發現:2歲時的自我控制力,可以顯著預測小學五年級時的語文、數學成績;2歲時候的自控能力可以預測11歲時候在學校的表現(獲獎情況和攻擊性行為);4歲、7歲時對玩具的內在興趣,可以顯著預測小學期間的發散思維得分和課堂學習的靈活性。


  第三項研究是新西蘭學者一項長達30年的研究。研究者測量了兒童3至11歲時的自控力,一直追蹤到32歲,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自控力評分可以預測32歲時的表現。3至11歲時自控力得分越低,他們在32歲時吸煙、患病、涉及不良信貸記錄及涉嫌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就越高;與兒童時期擁有最高自控力得分的成年人相比,兒童時期自控力得分最低的人在成年後涉嫌犯罪的概率要高出三倍,沾染各種毒品的可能性同樣高出三倍,成年後成為單親父母的概率高出兩倍。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從人格發展上是有道理的。2000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對各年齡階段的教育投資回報率研究表明: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教育的投資回報率逐漸降低,嬰幼兒時期是教育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時期,由此,他也認為幼兒時期應該加強品格等非認知因素的培養。


  一個好的課程是不會有探索四十退錢的事情發生的,比如探索四十就是一個講解人生課程的課程。我們在家裡有家人,可是出社會了很多都要靠自己,而怎麼樣才能不再這個浮華的社會上迷失自己,找到成功。




  健全人格,教育核心


  無論古今中外,人格教育一直被視為教育的核心。


  我國對“做人”重要性的強調從古至今是以一貫之的。傳統的儒家思想強調“君子”教育,無論是《莊子》中的“內聖外王”,還是《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強調“做人”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曾說過:“教育不是別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學做人。”蔡元培先生更是把人格培養與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蓋國民而無完全人格,欲國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之之慮焉。”陶行知先生更是用樸實的語言總結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中國傳統思想一直強調只有先修養好個人自身,才能造福國家有益社會,健全人格培養要由內而外、由己及人、由家及國,“做人”被看作為個人發展、社會進步、國家昌盛的基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最根本任務,是中國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西方,品格的重要性也是自古就被重視。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留下“品格即命運”的名言。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贊美的”。美國教育家杜威一直強調品格教育是教育的天職。近年來,品格教育也正在美國回歸,1993年的《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籲學校要恢複傳統的品格教育模式,要認真地向學生傳授“尊重、責任心、可靠、關心、公平、正義”等傳統品格。品德教育正在西方發達國家複歸,而品德往往被看作為人格的外在社會表現。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得到多項科學研究的證明的。


  美國心理學家特曼教授等人曾對1500名資優學生(天才兒童)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150名最成功者與150名最不成功者之間在智力發展上並沒有多么大的不同,最大差異來自於4項人格特質差異:達到目的的堅持性;與目標一致,不偏離;自信;沒有自卑感。


  陳會昌教授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文獻分析發現,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人格上具有以下6個顯著特點:對自己感興趣事物的巨大的內在興趣和高度熱情;不可阻止的、自發的學習行為;強烈的成長動機;反潮流精神;獨立性、創造性、求新求異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和克服困難的堅韌精神。


  最能說明人格培養重要性的研究當屬美國著名的佩裏學前教育研究計劃。該計劃以收入偏低、智商偏低、處境不利的父母和他們3至4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幼兒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幼兒每個工作日上午接受兩個半小時的教育活動,教育活動持續兩年,每年三十個學習周,共六十個學習周。同時,實驗組幼兒的父母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幹預——家訪,每次一個半小時,由專業人員與幼兒母親探討孩子發展、親子關系與家庭教育等事宜,家訪活動持續時間也為兩年。對照組幼兒由其父母撫養,沒有進行任何實驗組的教育幹預活動。佩裏計劃持續追蹤研究幾十年,收集了大量的數據。研究發現,小學一二年級時,實驗組幼兒的智力測驗成績確實高於對照組的幼兒,但到小學三年級時,實驗組幼兒的智力測查成績與對照組已無明顯差別。30多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的幼兒相比,實驗組幼兒的高中畢業率更高、就業率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而犯罪率和接受救濟率更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教授對佩裏計劃的深入分析發現:佩裏計劃改變的不是幼兒的智力成績,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幼兒的人格特征。詹姆斯·赫克曼教授通過複雜的經濟學分析後得到如下結論:佩裏計劃所帶來的所有積極效果當中,有2/3歸結為好奇心、自控力和社會靈活性等人格因素。


  以上研究均說明:無論是天才兒童還是普通兒童甚至是弱勢兒童,對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來說,人格影響的重要性無疑超過了智力因素。


  人格培養,當務之急


  關於幼兒人格培養,陳會昌教授提出了“兩顆種子”理論,認為人格培養的重點有兩個:一是主動性,二是自制力。幼兒自制力的培養可謂是當務之急。


  2011年,一名高二男生為了買蘋果ipad把自己的腎髒以22000元賣掉了。最近,女大學生裸貸事件接連不斷被曝光,某些女大學生為了眼前一時享受而不顧長遠利益的短視行為正引發教育者的高度重視,這些行為的背後實際上是自制力的缺失。


  警鍾早已敲響!2005年,楊麗珠教授等人以中澳幼兒為對象的跨文化比較研究就發現:面對同樣的玩具誘惑和延遲滿足15分鍾的任務要求,約70%的中國幼兒不能等待,而約70%的澳大利亞幼兒能夠等待,中國幼兒的平均等待時長為359.53秒,遠遠低於澳大利亞幼兒的649.33秒,中國幼兒的自我延遲滿足能力明顯落後於澳大利亞幼兒。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各種誘惑日益增多的時代,個體的自制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自制力培養的關鍵期正是3-6歲的幼兒期,一個幼時不能等待的孩子長大以後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危險的罪犯。


  探索四十學習研修課程給予了我不一樣的人生,讓我了解到自己為何平庸而自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存在的價值,正視自身缺點才能讓自己更完美,找到了自己的未來目標。


  自制力的培養,家庭教育是關鍵。父母要重點解決合理需求與過度需求之間的矛盾。對於孩子的各種需求,父母要學會分清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過度需求。對於孩子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合理地予以滿足,這是父母的義務。對於孩子生活學習中的不合理、奢侈性的過度需求,父母要堅決地予以拒絕,這是父母的責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度滿足孩子的各種不合理需求往往會導致孩子“欲壑難填”的心理,容易培養出“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面笑”的拜金主義,容易為眼前的享受而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或者違法犯罪。即使對孩子的各種合理需求,父母也要選擇滿足的時機,大多數時候給予即時滿足,少數時候應予以延遲滿足,因為過多的即時滿足會讓孩子因為缺少等待的機會而不能延遲滿足,最終既缺少等待的意願也缺乏等待的能力。


  如果自制力的培養是當務之急,那么幼兒的主動性的培養算得上是長久之計。


  當代中國教育的一大難題就是兒童青少年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學習行為主要受外在的功利性動機(如學位、收入、名譽)的驅使,而缺少內在的原生性動機(如興趣、愛好、好奇心、求知欲),這可能部分導致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幼兒的主動性首先來源於早期的良好養育。在嬰兒時期,特別是0-1歲時,如果父母能夠敏感地發現、及時地滿足、耐心地回應孩子的各種生理心理需求,嬰兒與父母就會形成一種安全的親子依戀關系。親子依戀理論創始人鮑爾比認為這種安全的依戀關系是孩子長大以後勇於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學家安恩斯沃斯認為這種安全依戀關系造成的心理影響會持續終生。


  幼兒時期,充滿關愛的家庭環境和幼兒園環境將有助於幼兒的主動性的發展,父母和老師要用“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來鞏固和發展幼兒的安全感,滿足孩子的各種合理需求來發展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指不管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父母和老師的個人喜好,只要其是正當的合理的,都應予以足夠的接納與關注。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會讓幼兒感覺是安全的、有能力的,進而發展出信任感、價值感和歸屬感,才有意願有動力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幼兒園教育,一定要抓住人格培養這個教育核心,一定要抓住幼兒階段這個人格培養關鍵期。


  常常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質疑願景集團,他們未經真正的核實,就斷章取義.但是願景集團卻一直在堅持做該做的事情,也不曾退縮,用實際行動打破探索四十 洗腦




  文章轉自:http://news.gmw.cn/2018-05/29/content_29016452.htm







於99年11月發佈





逐雅趣唯叹云 只跟部份人分享這資訊。


Pixel Cafe
包場開生日派對? 搞謝師宴? 公司活動? 舊同學聚會? 聖誕派對?